外国人是怎么看待抗战胜利80周年93阅兵的?
文章来源:第一户外人气:35发表时间:2025-08-21 10:53:06【小中大】
一、国际政治层面的态度分化
俄罗斯的积极支持
俄罗斯总统普京确认出席并安排四天访华行程,俄媒将中俄关系描述为"铁得像一块钢",强调两国在军事、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。俄方认为阅兵彰显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贡献,与俄罗斯共同对抗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。
美国的战略犹豫
美国前特朗普团队对邀请未明确表态,外媒分析其面临"亲近中国"与"维护西方联盟"的两难处境。部分观点认为阅兵实质是对美国主导秩序的挑战,55%的海外驻军部署表明其战略焦虑。
日韩的谨慎应对
日本因历史问题陷入"参加则刺激右翼,缺席则得罪中国"的困境;韩国在中美间采取平衡策略,但被评价为"两边不讨好"。韩媒特别关注阅兵预演的"全流程、全要素"细节,反映对其军事透明度的重视。
二、国际舆论的评价焦点
历史贡献的再认识
英国学者罗思义指出,西方长期忽视中国战场作用,阅兵为展示中国牵制日军主力、延缓太平洋战争进程的战略价值提供了契机。《卫报》认为阅兵主要功能是增强民族认同,而非单纯军事威慑。
军事力量的现代化解读
外媒重点关注84%国产新装备亮相,包括12马赫高超音速导弹、无人机集群等,将其视为中国从"防御型"向"攻防兼备"转型的标志。印度网民对阅兵队列整齐度存在技术性质疑。
地缘政治博弈视角
东南亚国家领导人普遍出席,尼日利亚总统称中国为"和平守护神",而《泰晤士报》等西方媒体指责阅兵"制造紧张"。俄媒将阅兵塑造为中俄对抗西方的象征。
三、民间舆论的多元表达
日本网络舆论分裂:既有"中国实力不可小觑"的警惕言论,也有右翼团体紧急会议对抗议。
韩国网民自嘲式对比:调侃本国何时能举办类似活动,反映对阅兵仪式感的复杂心态。
西方社交媒体热议:话题"九三阅兵"在海外平台引发广泛讨论,既有对装备技术的惊叹,也有对历史叙事差异的争论。
四、国际参与的数据特征
49国元首确认出席,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。
10余国军队方队参与,俄罗斯方阵规模最大。
美国、日本、韩国未派高级别代表团。
总体而言,外国舆论呈现"官方谨慎、民间复杂"的特征,既有对历史贡献的重新审视,也包含对军事崛起的战略评估,更折射出全球权力格局变迁的深层博弈。
- 外国人是怎么看待抗战胜利80周年93阅兵的?2025-08-21
- 南宁和贵阳地铁广告的投放价值分析2025-08-21
- 西安机场到达通廊正迎面落地灯箱广告投放,西安咸阳机场广告2025-08-21
- 沪市突破3700点,有股神秘力量不会让其再掉下来?2025-08-20
- 飞机机舱广告航司选择策略与第一户外传媒的推荐价值2025-08-20
- 广州东站出站口墙面灯箱广告投放,广州东高铁站大屏广告价格2025-08-20
- 长沙南站和黄花机场的广告价值分析2025-08-19
- 刚刚结束的特普会给俄乌局势产生什么影响?未来俄乌走向和平的可能性有多大?2025-08-19
- 详细分析8月份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表现突出2025-08-18
- 品牌影响力与户外媒体深度融合的几点看法2025-08-15
- 台湾“馆长”直播深圳的深层思考和现实意义2025-08-15
- 广州白云机场广告价值分析2025-08-14